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大同灵丘县陈军明16岁少年嫩肩扛起一个家

    信息发布者:guochuan
    2017-08-22 16:45:42   转载

    [山西] 大同灵丘县陈军明16岁少年嫩肩扛起一个家

    发表时间:2012-09-19   来源:山西省大同市文明办

    字体:[][][]

    [打印]

    [关闭]

      9月16日,天空有些阴沉,对于灵丘县前山角村16岁的陈军明来说,这一天与平时没什么两样。他照旧早晨6点从炕上爬起来,先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爷爷、奶奶解决大小便,然后围着锅台做早饭。上午,阴冷稍微退去,他开始清洗奶奶前一晚弄脏的衣物。一切安顿妥当后,陈军明又扛着耙子和铁锹,去地里收获劳作了大半年的农作物。

      16岁,本是绚丽多彩的年纪。可对陈军明来说,却并非如此。3岁时,患有精神病的母亲丢下他和两岁的弟弟离家出走,从此再无音讯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兄弟俩一直与爷爷、奶奶相依为命。8岁时,奶奶患脑血栓卧病在床,失去自理能力;两年后,爷爷也疾病缠身,几乎不能下地。去年春天,在外打工的父亲患上癌症,撒手人寰。从此,家庭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到了刚刚15岁的陈军明肩上。

      锅灶边,病榻旁,田地间……这个瘦弱的少年用爱心和意志大大地书写着一个“孝”字,他的感人事迹开始为人传扬。去年,他第一次登上领奖台,抱回一副镶刻着 “灵丘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”的金色牌匾;今年9月,他成为中央文明办主办的 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人。

      洗衣做饭样样会干

      16日上午,顺着邻居的指点,记者找到了陈军明的家。门楣上挂着的那块“灵丘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”的金色牌匾,让略显破败的小院有了些生气。进了家,除了灶台就是土炕,两名老人一个躺着,一个坐着,念叨着:“军明下地刨山药去了。”

      见有访客,两名老人各自想挪动一下,却无力完成。“唉,我们把孩子拖累坏了。”说到孙子,68岁的奶奶长叹一声,“没有俺娃,俺活不到今儿呀。”陈军明还是个孩子时,奶奶和爷爷就先后患病不能自理。父亲在外打工,叔叔和姑姑虽常上门照看,但却不能贴身伺候,弟弟还小,家里的活计就全落在陈军明的身上。

      先学做饭。奶奶在炕上指导,陈军明在米缸和锅灶间奔忙,一两年下来,蒸糕、煮面、熬粥,农家饭做得有模有样。“那会儿军明个子还小,做饭时脚底下得踩凳子,踮着脚尖才能够着粮缸。”

      再学洗衣服。刚开始用搓衣板,几件衣服洗下来,手上的关节都磨起了皮;为省柴火,即使是冬天,军明也不舍得用热水洗,手上皲裂的口子一直要等到来年夏天才能长好。爷爷奶奶有时大小便会弄脏被褥、衣服,军明非但不嫌弃,还边打扫边宽慰老人。“真是难为孩子了!”老人不停地抹泪。

      为尽孝心选择辍学

      “因为家里拖累太多,把孩子的学业耽误了。”两位老人不停地摇头。初中三年,陈军明几乎每天如此度过:早晨5点起床,烧火做饭,扶奶奶起床,帮两位老人洗漱。早饭熟了,给爷爷和弟弟盛好,再喂奶奶吃,最后自己吃。饭后,把家打扫干净,然后倒好开水,伺候爷爷奶奶把药喝了,简单准备中午饭后,赶往学校。中午一放学,又急匆匆地回家做饭。晚上安顿停当,已经是10点多了,这才开始做作业。

      去年春天,父亲病逝,陈军明像大人一样跑前跑后地办完丧事后,说啥也不去上学了。“孩子怕我想不开,整天盯着我。把药全都藏了起来,吃的时候才拿出来,夜里睡觉也要紧紧攥着我的手,挨着我才放心。”爷爷说。

      在爷爷奶奶的逼迫下,陈军明又回到校园读完了初中。去年秋季开学时,他正式决定辍学。小他两岁的弟弟想帮他照顾家,也要退学。陈军明火了,瞪着大眼睛,用命令的口气警告弟弟:“必须把书念下去,家里的事有我呢!你什么心都别操。”

      虽然离开了校园,但陈军明还很爱读书,闲下来的时候,他会找些励志的书籍看,还会把里面的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听,调剂老人的生活。

      有能力就回报社会

      临近中午,陈军明拉着几袋土豆回来了。生活的重担并没有让这名少年失去笑容,他大声地向记者介绍家里的情况,口气里,没有丝毫的哀怨。

      “爷爷奶奶,今儿吃炸油糕!”简单收拾了一下,陈军明就开始和面、上笼、包糕、油炸……四十多分钟后,一个个黄灿灿的炸油糕就端到了炕头。“以前过年才吃油炸糕,你看咱现在的光景不错吧。”攥着油津津的双手,陈军明对记者笑。爷爷奶奶的眼中又有了泪花,但为了不让孩子看到,他们强忍着。老人们知道,要强的孩子为了不让外人看出自家的窘迫,下了很大决心才用了那么多金贵的油。事实上,目前全家的生活仅靠两位老人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和每年1000多元的低保支撑。陈军明去年种的3亩地仅够一家四口人的口粮。为了给父亲治病,家里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。

      陈军明有个记事本,上面记录着一个个人名和数字。“危难的时候,大家都伸出手来,这份情我记着。有能力的时候,我一定偿还这些钱。”除了外债,爷爷奶奶要吃药,弟弟要上学,家里油盐酱醋,水费电费都要钱,陈军明曾动了出去打工的念头。去年冬天,他把家交代给弟弟,在外面找了份零工。两个月后回来,奶奶瘦了,爷爷的身体也明显不如以前,他决定不再离开这个家。

      今年夏天,弟弟初中毕业,陈军明找人帮忙把他送到一家汽修厂学起了技术。“希望他有一技之长,以后也好立足社会。至于家里,一切有我!”陈军明的语气里,透露出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。(郭斌)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